医院实验室是医疗诊断、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,其建设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布局设计、设备配置、安全规范、人员配置以及资金预算等多个方面。
一、布局设计
功能区域划分:
样本接收区:用于接收和初步处理各类检验样本。
标本处理区:包括采血采集区、体液采集区等,用于样本的进一步处理。
仪器设备区:放置各类检验设备,如生化分析仪、血细胞分析仪、PCR仪等。
数据分析区:用于检验结果的录入、分析和报告出具。
辅助区域:包括纯水间、清洗间、UPS不间断电源间、学习室、会议室、值班室、更衣室等。
区域隔离与物流:
实验室应明确划分污染区、半污染区和清洁区,并采用物理隔离措施确保各区域间的独立性。
人流和物流应分开,人员和物品应有独立的出入口。污染物应有专用出口,并通过医院的专用污物电梯送至指定的医疗废物存放点。
内部空间设计:
遵循能相通则相通、能合并则合并的原则,减少不合理的人为阻隔。
充分考虑给排水、电力、采光通风、冷暖以及消毒感控等系统的合理布局。
二、设备配置
检验设备:
生化分析仪、血细胞分析仪、血凝仪、尿沉渣分析仪、离心机、纯水机、打印机、化学发光机、洗板机等。
显微镜、水浴箱、孵箱、冰箱、生物安全柜、电脑等辅助设备。
安全设备:
生物安全柜、紧急洗眼器、化学品存储柜等。
配备紫外线灭菌灯,每10-15㎡可配置一支30W的紫外线灯。
通风与空调系统:
独立的空调机组,避免交叉污染。
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,确保室内气流停滞空间最小化。
各区域间保持不小于5Pa的气压差,确保气流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。
三、生物安全与规范
防护设施:
二级生物安全柜、高压灭菌器、紧急洗眼器、防泄漏存储容器。
独立通风系统,气流方向从清洁区→半污染区→污染区,压差≥5Pa。
废弃物处理:
医疗废物经专用污物电梯转运,严禁使用客梯。
污水需经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。